http://www.hiradio.net/images/action/124_hiradio.html

2007年1月15日星期一

我們當以李健華牧師為榜樣

文:徐承恩

李健華牧師終於回到了上主的懷抱,他的安息禮拜也剛剛結束了。他的離去,乃是香港基督教界的一大損失。

有一些朋友也許從未聽過李牧師的名字。畢竟,李牧並不是一位經常曝光的名牧。大家很少會在媒體或大型聚會中見到他,因為他是一位低調的實幹型人物。他最高調的一次,是在居港權問題中為內地港人所生子女及新移民仗義執言。這一次的高調,並沒有替李牧師帶來掌聲,反為他帶來無數的指責。不過,李牧對公義懷有堅強的信念,對教內教外的冷言冷語處之泰然。

對身處貧窮的朋友作出關懷,讓貧窮的朋友有福音可聽、有生活的改善,乃是李健華牧師一生的使命。在居港權事件之後,李牧師目睹香港的經濟環境令低下階層的生活百上加斤,遂發起基督教界的扶貧運動。他一方面透過動用教會的資源濟貧,另一方面亦與教內教外的扶貧組織共組「民生廿一」,聯合一起向政府施壓。

李牧師的一生,對於教內教外的朋友來說,均是值得學效的榜樣。他的一生正好活出基督教愛人如已的核心價值。他不求自己的好處、不求個人的名聲,卻將備受忽略的弱勢社群看為自己的鄰舍,為他們的福祉心力交瘁。

這種以鄰舍為本的倫理觀,正正就是當代社會之所需。要支撐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社會,固然需要有一套良好的制度,但是一種看重社群參與及鄰舍福祉的公共倫理,卻是支撐這套制度的軟件。在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對民主制度的觀察中,一套以鄰舍、以社群為中心的文化,可以帶來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社會。反之,以個人為中心、把個人權利放在聖壇的文化,卻會帶來專制,並諷刺地為個人的權益帶來損害。當個人為了一己私利爭吵不休,便不能團結起來一起協商、一起合作,令社區的民主無以運作。最終他們只能仰賴承諾滿足所有利益的強者,為專制政治掀起序幕。

宗教社會學家貝拉(Robert N. Bellah)在其編著的《心靈的習慣》(Habits of the Heart)中,將社群參與及鄰舍福祉的公共倫理歸功於「聖經為本的文化」。他在書中描述了當代美國社會公共倫理的失落,指出以個人利益及個人滿足為本的個人主義已無孔不入,並侵蝕到美國民主制度的根基。諷刺的是,教會卻已不再「聖經為本的文化」的橋頭堡,個人化的宗教經歷已凌駕於公共空間的信仰踐行之上,成為信徒追求的最高目標。尤其甚者,輔導學的修辭亦大舉入侵信仰生活之中,而這等修辭卻只會看重個人心理狀況的得失、而將社群及鄰舍排除在外。

難道這只是美國社會的問題嗎?筆者曾研究過李牧師所發起的扶貧運動,竟發現其所得的經濟支持遠不及一間大堂會的擴堂開支!若說我們當把最好的獻給上主,關懷弱小不也是基督徒當獻的祭嗎?在教會以外,公共倫理之薄弱亦令人矚目驚心。在回歸後的經濟困境中,香港人沒有學會同舟共濟,卻會為個人的利益而互相仇視。中產因淪為負資產而顧影自憐,指責低下階層坐享太多的社會福利;低下階層在爭取福利權益的同時,卻以一種論述批評新移民;新移民則指責爭居港權人仕分薄他們的資源......

前陣子胡志偉牧師在時代論壇掀起了民主與公義的討論。筆者的觀點是:沒有民主,沒有公義;沒有公義,卻難有民主、亦不會有好民主。香港社會實在需要多些像李健華牧師這樣的踐行者。沒有愛鄰舍的心、沒有社群為本的公共參與、沒有熱愛公義的社會文化,香港的民主沒有希望、香港的社會沒有將來。

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07年1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