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iradio.net/images/action/124_hiradio.html

2007年2月9日星期五

民主政治的再民主化

文:徐承恩

在二○○六年底,中環天星碼頭因填海工程的緣故,逃不了被清拆的命運。縱然不少市民希望能保留鐘樓,可是鐘樓卻在示威者的眼前給拆走、再送到堆填區當廢料處置。

在目睹這令人震驚的一幕後,社會輿論對政府的強硬作風議論紛紛,亦開始意識到政府在保育及舊區規劃等議題上,未能與受影響的市民作出充分的討論。發展商的利益與政府部門的方便往往是決策的首要考慮,而居民的利益及社會團體的意思則備受忽略。如此一面倒的偏聽,反映了目前的決策制度,仍未夠公平、公正。

可是,代議士在這次事件的表現卻是強差人意。當政府提出中環填海工程的建議時,沒有議員提出與天星碼頭去留有關的質詢,而建議亦無驚無險的在議會順利通過。而當年通過動議的議員,卻在風波鬧大後走到台前大聲疾呼。代議士「抽水」的行徑,令一些社運分子大感不滿。看來即使香港的民主進程大躍進,雙普選即時可以得到實現,像天星事件那樣的鬧劇仍是會繼續上演。

為甚麼支持民主的代議士,在天星事件中與專制的官僚同樣不濟?

現代社會的民主制度,都是代議政制,強調公民透過選票向政府授權、並透過選出代議士代表自己討論政治事項。這與古希臘時代強調公民親自參政的民主制度並不相同。在代議政制中,公民可透過選票獎勵或懲罰他的代議士,從以令他的代議士能夠代表自己的政見。

縱然代議制度改善了希臘式民主效率不彰的問題,它卻犧牲了公民要求政府問責的能力。首先,由於選舉之間往往有一段不短的任期,代議士在期間不一定要面對選民,選民亦往往只能在決策制訂後「秋後算帳」。而選民亦只能選擇代議士,而不能就議題作出表決,他們只能選擇一個較佳的一籃子方案。而選舉亦容易淪為代議士及選民之間的選票交易,代議士失去了理性論政的動機,而公民亦喪失了就個別議題據理力爭的機會。

這樣的民主政治,盡管仍然比專制政治來得理想,亦難免令人感到遺憾。現代的民主制度,仍未是一個理想的制度,民主化至今仍是一個未完成的計劃。而新期關於民主化的討論,亦已超越了代議政制,關於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或參與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的研究乃是政治學界的顯學。

與代議政制相比,參與式的民主比較不重視投票,亦不主張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為決策。反之,它主張公民參與和貼身實際事務有關的討論,並在討論之中理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最終以合理性作為決策的原則。為了讓每一位公民都能參與決策,這種民主模式亦主張替弱勢社群充權,以確保他們不因其社會地位而喪失參與決策的機會。

代議式的民主,是透過選出政府去進行由上而下的施政。而參與式的民主,則是由下而上的,而如此則要求政府的把權力下放。這種民主模式的關注點不在全社會的宏大議題,而在於地區性或具體化的小議題。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在於為地區性及議題性的政治參與賦予權力,並協調不同地方及議題之間的分歧,而不會扮演決策者的角色。

這種深化民主的做法,至今仍未普及,亦未必能夠完全取代代議政制。不過目前一些深化民主的試驗,縱非完美,卻仍有令人鼓舞的成果。其中以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的試驗最為膾炙人口,當地以鄉村為單位進行審議式民主,有效地促進當地人的生活質素:縱然當地人均生產總值只有第三世界的水平,其人民在教育、健康等方面的生活素質卻處於世界的前列。

當然,這種新的民主方式並非萬能,亦不是容易做到。這種制度需要有一群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民,而在推行時亦需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平等。要讓居民持續參與社會決策,一個強大的公民社會亦不可或決。不過,隨著社區性及議題性的事務逐漸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現有的專制政治及代議政治將不能應付社會需求。我們有需要開始為深化民作好準備。

畢竟,民主不應該是政客與選民的政治交易、也不應該是數年一度的政治嘉年華。一個合乎公義的政義制度,當讓每一位公民都有發言的機會、亦當以講道理的方式就社會事務作出抉擇。

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07年2月

嚴格點說,審議式民主及參與式民主是兩套不同的民主原則,縱然兩者在近代的討論有密切的關係。本文的框架,是一套叫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的管治原則,當中包含了審議式民主及參與式民主的原則。如有興趣作進一步探討,請參考:
Fung, A and Wright, E.O., “Thinking about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in Fung, A and Wright, E.O. Ed., Deepening Democrac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in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London: Verso, 2003), pp.3-42; Elster, J., “Introduction”, in Elster, J. 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18

2007年2月5日星期一

基督教界選委多未作決定

在2007年2月3日,時代論壇、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及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運動於宣道會北角堂與五名基督教界選委舉行分享會。除陳世強長老已表明支持曾蔭權外,其他出席選委均未決定支持那位特首候選人。

  • 陳世強長老強調溝通的重要性。他認為若能建立與特首及中央建立良好的關係、進行溝通,便可以有機會向當權者提出香港人的訴求,使中央可以就港人的福祉作出回應。陳長老認為曾蔭權最符合他對特首的期望,因此他將會支持曾氏連任。
  • 楊學明牧師希望下一任特首能多關注弱勢社群。他將會聆聽信徒的意見,然後再作決定。
  • 李炳光牧師表示,他關注民主發展多年,但他亦關注未來的特首有沒有能力履行承諾。他會在參與協進會安排的選舉論壇、以及循道衛理會的咨詢論壇之後,再比較候選人的政綱,方會作出決定。
  • 張洪秀美表示,曾蔭權有實際經驗、且往績良好,是她心儀的候選人。可是,她還需要詳細考慮候選人的政綱,才會作出最後決定。
  • 吳思源認為,特首候選人需留意香港的人文質素。他仍未能作出決定。
  • 華人基督教聯會的鍾嘉樂牧師則透過錄像表示,特首當維護社會道德價值、促進民主發展。他會按華聯會成員堂會「一堂會一票」的選舉結果而作出抉擇。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