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iradio.net/images/action/124_hiradio.html

2007年10月7日星期日

政制改革方案建議書

我們「基督徒民主連線」是一群以香港特區為家,關注中國及香港社會在一國兩制的管治原則下之整體發展的基督徒。因此,我們特別重視香港特區政府就未來政制發展諮詢公眾而推出的《政制發展綠皮書》。

經過成員就《政制發展綠皮書》而作的分析與討論,「基督徒民主陣線」認為香港回歸十年來,社會政治爭拗不斷,政制發展停滯不前,欠缺明確的方向和動力;香港若不盡早施行雙普選,只會加劇削弱特區政府的管治效能,並使社會資源耗損。我們亦認為香港社會情況早已具備成熟之民主選舉條件,可在2012年實行雙普選。

我們要求香港特區政府認真參考市民意見,加速市民參與平等選舉行政機關首長與立法機關議員,切實制定具進程的政改方案,包括清晰的普選時間表與具體施行的方向內容。我們明白社會人士對政制發展有各種不同的意見。因此我們會以包容的態度,接受兩個普選在起始的進程中或會出現「高門檻」的情況,期望這能幫助社會各界營造共識,使香港能夠早日落實發展容許市民平等參與之民主制度。

「基督徒民主陣線」為回應《政制發展綠皮書》諮詢公眾的期望,特意就其中四個重點提出改革建議,建議內容詳見於下:

1. 提名委員會之組成

1.1. 於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前,將選舉委員會改成提名委員會,並改革其產生方法
1.2. 新組成的提名委員會,除原有選舉委員會委員外,將會加入全體民選區議員
1.3. 以團體為投票單位的選舉委員會界別,在提名委員會的選舉中將改以個人為投票單位


2. 行政長官候選人之提名方式
2.1. 提名委員會以一委員一票的方式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
2.2. 行政長官候選人需得到一定數目的提名委員之提名,方可參與行政長官選舉
2.2.1. 於2012年的行政長官選舉,行政長官候選人需於提名委員會得到至少百份之三十的委員的提名,方可得到參與行政長官選舉之資格
2.2.2. 於201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行政長官候選人需於提名委員會得到至少百份之二十的委員的提名,方可得到參與行政長官選舉之資格
2.2.3. 於2022年及以後的行政長官選舉,行政長官候選人需於提名委員會得到至少百份之十的委員的提名,方可得到參與行政長官選舉之資格

2.3. 提名上限為提名下限之一倍
2.3.1. 於2012年的行政長官選舉,行政長官候選人最多只可於提名委員會得到百份之六十的委員之提名
2.3.2. 於201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行政長官候選人最多只可於提名委員會得到百份之四十的委員之提名
2.3.3. 於2022年及以後的行政長官選舉,行政長官候選人最多只可於提名委員會得到百份之二十的委員之提名


3. 行政長官之選舉方式
3.1 在2012年起以全民普選的方式舉行行政長官選舉。所有登記選民均可以一人一票之方式進行投票
3.2. 特首候選人需得到過半數有效選票的支持,方能勝出選舉,等待中央政府之任命,履行特首職務
3.2. 在多於兩位候選人之情況下,如沒有任何候選人可得到過半數之有效選票,需讓得票最多的兩位候選人參與第二輪投票,由最終得到過半數有效選票的候選人勝出選舉,等待中央政府之任命,履行特首職務
3.4. 在只有一位特首侯選人之情況下,仍需對其進行信任投票,候選人得到的信任票需佔全部有效選票的一半以上,方能勝出選舉,等待中央政府之任命,履行特首職務
3.4.1. 如獨一之候選人未能得到足夠的信任票,提名委員會需以上述(2.1至2.3.3)之提名程序,重新進行新一輪選舉


4. 立法會之選舉方式
4.1. 在2012年起,開始分批削減立法會中的功能組別議席,並在2020年或之前將功能組別議席全數取消。
4.2. 被取消之功能組別議席,將會由以全香港為一個選區之全民投票選出。登記選民可以一人一票的方式,以比例代表制的方式選出該等議席(下稱「全港大選區直選議席」)
4.3. 在功能組別議席被完全取消前,以團體為投票單位的功能組別將在2012年起改以個人為投票單位
4.4. 在立法會的分組點票中,沿用現有之表決方式,共分兩組點票,地區直選議席之議員為一組,功能組別議席及全港大選區直選議席之議員則為另一組


我們相信香港社會在社會建設和市民質素方面早已具備為民主作好準備,香港特區政府亦不應再遲延落實民主選舉的進程。作為文明社會的一份子,香港市民參與公平選舉的公民權利不能受制於政府或任何黨派之刻意拖延。只有在民主社會下,社會的民眾就有充分權利和義務去參與公共管治及營塑公共利益,因此我們強烈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推動清晰的普選方向與時間表來落實民主制度。

2007年9月28日星期五

政制諮詢的再思

執筆之時,距離政制發展綠皮書的諮詢期限剛剛不夠一個月。坊間的普遍態度也許因為近日各種爭論中令人無所適從的虛虛實實,而出奇地冷淡。筆者嘗試以此文作一個小小的回顧,思索一下政制發展該走的方向,期望能藉此激起各方的討論。

論政制,所為何事?
○七、○八雙普選曾為不少港人所期望,如今這一切均己成泡影。港人爭取八八直選失敗,至今也近二十年了。尋找德先生的歷程,猶如等待果陀。

當 然,總有人會說香港未有足夠條件發展民主。但是論經濟條件,不少國家在經濟發展到香港這種程度的幾份之一時,己經有足夠能力發展出穩定的民主制度。法治、 廉潔及尊重自由的精神,在近幾十年己植根在香港的制度之中,足以成為香港未來民主政治的基礎。港人的公民意識及價值觀亦與先進國家不相伯仲。香港社會縱然 未必完全成熟,但筆者相信它需要透過發展民主才能進一步成長。

更重要的是,香港一直以來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已經不能夠再適應時代的需 要。在殖民地時代,由於移居香港的人顧著謀生而對社會事務沒有興趣,政府吸納少部分社會精英便可消餌大部分的反對聲音,進行官僚主導的管治。但是這個局面 己在七十年代開始出現變化。社會參與的意識隨本土意識興起而抬頭,而代議政制的發展則進一步提升了市民對政治發展的關注。這些新興的社會力量己不再能以行 政吸納的方式消除,而同時一直被吸納的舊精英亦變得難以駕御。華資的興起令昔日以英商為主的利益協調機制失效,過渡期間政治平衡的改變則帶來了新的內部矛 盾,以商人為主的社會精英難以成為團結的統治聯盟。舊制度最終未能面對回歸後的經濟不景,引發了一連串的認受性危機。

縱然在曾蔭權執政的今天,認受性危機已暫時得到紓緩,可是問題的根本仍未得到解決。政府今日的民望縱然高企,但別忘記在回歸前夕,董建華先生的民望亦毫不失禮。政制改革這一步,不能不走。

時間、路線、目的地
可是,政制改革的路至今仍然舉步為艱。一方面商界不太願意放棄既有的政治特權,另一方面政府亦要顧慮到中央方面的反應。這些具影響力的人士對政制發展心存疑慮,是香港政治未能民主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由於這幾年社會對政制發展有強烈的訴求,保守人士及建制對此議題亦不能再迴避下去。一些保守人士亦己為政制發展提出一些方案,準備要與支持民主化的朋友討價還價。而談判過程中他們當中有可能會出現一些願意和民主派合作的溫和派,為香港多年來的政治困局打開一個缺口。

香 港沒有推動革命條件,這樣支持民主的朋友能否與保守人士談判、從而爭取對民主化最為有利的條件,便是民主化成敗的關鍵。只是,多年來支持民主的朋友與保守 人士一直缺乏互信,強硬的保守派出於猜疑,很可能會在談判中從中作梗。在此我們無可避免地要面對兩難的困局:支持民主的一方若不堅持一些必須堅持的原則, 那麼談判出來的結果則很可能是不堪入目的偽民主。另一方面,支持民主化的朋友若堅持著一些不一定要堅持的原則,強硬保守派便可順水推舟的使談判告吹。我們 若搞不清楚甚麼是可放棄的原則、甚麼是須堅守的原則,便會在政制發展的討論中進退失據。

普選的日期一再被拖延,誠然叫人不快。可是,我們 要爭取的,不是盡早可以投票這麼簡單。香港要長治久安,便需要一個真正民主的制度,透過公平公開人人平等參與競爭的機制解決目前政府認受性不足的問題。只 要香港的政治發展能在一個確實的日期走到這個目標,即使這個日期比理想的日期稍遲,香港的政治仍是會健康發展。反之,若果最終的政制只是非驢非馬的偽民 主,普選的日子再提早亦無濟於事。我們要提防一些盡早普選,但又對參與選舉設下重重關卡的建議。

當然,普選的時日不應無限期延遲。根據目 前的民調,不少希望二○一二普選的市民可以接受較遲實行普選,而大部分市民都認為當在二○一七之前實行普選,接受晚於二○二○/二二實行普選的則絕無僅 有。在二○一二至二○二○/二二之間的安排,可以拿來與保守人士討價還價。但我們有兩個不可妥協的前提:我們最終要有一個真正的民主制度,並必需在二○二 ○/二二前實行。

不在討論議程的,亦很重要
是 次政制發展諮詢的內容,主要圍繞未來立法會及行政長官的產生方法。這固然是政制發展的核心內容,卻不是政制發展的全部。香港的政治發展,亦需要有配套去支 持。比如說我們該如何培育香港未來的政治人才呢?可以讓區議會轉化為地區事務的決策機構,使它成為政治人才的訓練學校嗎?未來的特首又能否參與政黨政治, 從而加強行政立法之間的溝通?這一類的問題縱然不是這次政制諮詢的重心,可是它們對香港民主發展的影響,不容忽視。

民主政制是一連串環環緊扣的制度。一個公平公開有競爭的選舉制度固然不可或缺,可是在這制度以外的政治社會、公民社會、地區行政及基層諮詢機制等,卻是支撐著這制度的重要支柱。我們對政制發展的關注,不應受制於諮詢文件所設定的框架之上。

隨著諮詢期限日漸逼近,而區議會選舉及立法會補選之選情亦會日益升溫,相信政界人士會在短期內開展關於政制的討論。市民當把握時間,積極地就香港的政制發展表達自己的意見。現時的討論氣氛縱然仍未見熱烈,但這次討論的重要性,卻叫我們不能對之掉以輕心。

時代論壇.2007年9月

2007年3月29日星期四

從影子投票看信徒政治取向

文:徐承恩

執筆之際,距離特首選舉還有不足一個星期的時間。這次的特首選舉,首次有泛民主派參加,而泛民主派的候選人梁家傑的表現,對於民主運動未來的發展有一定影響。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梁氏一方面成功令特首候選人面對市民,另一方面卻暴露了泛民主派在政策研究上之不足。縱然泛民主派在是次選戰中略有成就,梁氏較低的支持度、以及三一八遊行的人丁單簿均顯示泛民主派仍處於低谷之中。

在三一八遊行的同一日,循道衛理聯合教會舉行了影子投票,讓於其堂會聚會的弟兄姊妹表達意見。這個少為人知的影子投票,卻有其不容忽視的意義。根據民主化研究的發現,基督徒(包括新教徒及天主教徒)往往傾向支持民主化的過程。可是,在去年的基督教界選委普選中,打正民主旗號的候選人卻全軍盡墨,與泛民主派於其他組別的表現可謂是大相逕庭。究竟香港的基督徒是像我們過去相信的那樣傾向支持民主,還是屬於格外保守的一群?縱然這只是一個宗派內的影子投票,可是循道衛理作為一個主流的大宗派,投票的結果或能助我們管窺香港基督徒的政治取向。

筆者在表一將影子投票的點算結果,與香港大學民意調查中心於第二次電視辯論後的民調數據進行卡方交叉檢定,發現兩者之間在統計上有顯著的差別。在影子投票中,曾蔭權的支持率與民調相若,而梁家傑的支持率則升了7.8%。縱然支持曾蔭權的基督徒仍是比支持梁家傑的基督徒多,但我們可以說基督徒比一般市民更傾向支持梁家傑。

照此推論,香港的基督徒即使不是比一般市民更支持民主,亦不是格外保守的一群。在泛民主派積弱不振的時候,梁氏仍能在影子投票中取得三成選票,反映了香港基督徒當中仍有不少對民主發展有要求的朋友。

那麼,為甚麼在我們在基督教界的選委之中、或是基督教界的建制之中,我們很少聽到爭取民主的聲音?問題似乎不在於信徒的政治取向,而在於信徒缺乏表達的平台。這些平台主要由以堂會為首的建制所壟斷,而堂會卻往往對政治議題缺乏興趣。在表二及表三,筆者將華人基督教聯會「一堂會一票」的咨詢結果,與港大民調及影子投票作出比較。數據反映華聯會的堂會比市民及循道衛理的弟兄姊妹更不願作出抉擇,有27.8%的堂會沒有選擇特首候選人,遠高於港大民調的8.5%及影子投票的0.8%。在40個棄權的回應中,有19個(13.2%)選擇把決定權交回鍾嘉樂牧師。華聯會原決定按咨詢結果投票,這些堂會卻諷刺地把球踢回鍾牧師的身上。

堂會有其獨特的角色,不宜作政治表態,包括基支連在內的教內輿論亦反對「一堂會一票」的做法。關心政治的使命,也該還給由平信徒主導的教內公民社會。可是正如筆者在基督教界普選後曾指出,教會建制壟斷了資訊的流通,阻礙了教內公民社會的發展。而目前教內的社關討論,其關注點往往十分狹窄,偏離這些關注點的言論往往不能登大雅之堂。有身於社關機構的朋友曾向筆者反映,社關機構與堂會合作辨課程,大多不能維持多於兩個星期。筆者明白堂會及宗派等建制均有自己的關注,但筆者只是希望可以有多一些的空間、闊一點的平台,讓關心社會事務、持著不同政見的信徒能夠憑著良心,作好關顧鄰舍的職份。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舉辦影子投票,為弟兄姊妹提供一個關心社會、發表意見的渠道,是個好開始、也是個好榜樣。




資料來源:
〈循道衛理影子投票 梁842票 曾1862票〉,《時代論壇》網站,2007年3月19日
〈華聯會公佈「一堂會一票」結果〉,《時代論壇》網站,2007年3月20日
〈2007年第二次特首選舉論壇即時民意調查〉,香港大學民意網站,2007年3月21日


時代論壇‧2007年3月

2007年2月9日星期五

民主政治的再民主化

文:徐承恩

在二○○六年底,中環天星碼頭因填海工程的緣故,逃不了被清拆的命運。縱然不少市民希望能保留鐘樓,可是鐘樓卻在示威者的眼前給拆走、再送到堆填區當廢料處置。

在目睹這令人震驚的一幕後,社會輿論對政府的強硬作風議論紛紛,亦開始意識到政府在保育及舊區規劃等議題上,未能與受影響的市民作出充分的討論。發展商的利益與政府部門的方便往往是決策的首要考慮,而居民的利益及社會團體的意思則備受忽略。如此一面倒的偏聽,反映了目前的決策制度,仍未夠公平、公正。

可是,代議士在這次事件的表現卻是強差人意。當政府提出中環填海工程的建議時,沒有議員提出與天星碼頭去留有關的質詢,而建議亦無驚無險的在議會順利通過。而當年通過動議的議員,卻在風波鬧大後走到台前大聲疾呼。代議士「抽水」的行徑,令一些社運分子大感不滿。看來即使香港的民主進程大躍進,雙普選即時可以得到實現,像天星事件那樣的鬧劇仍是會繼續上演。

為甚麼支持民主的代議士,在天星事件中與專制的官僚同樣不濟?

現代社會的民主制度,都是代議政制,強調公民透過選票向政府授權、並透過選出代議士代表自己討論政治事項。這與古希臘時代強調公民親自參政的民主制度並不相同。在代議政制中,公民可透過選票獎勵或懲罰他的代議士,從以令他的代議士能夠代表自己的政見。

縱然代議制度改善了希臘式民主效率不彰的問題,它卻犧牲了公民要求政府問責的能力。首先,由於選舉之間往往有一段不短的任期,代議士在期間不一定要面對選民,選民亦往往只能在決策制訂後「秋後算帳」。而選民亦只能選擇代議士,而不能就議題作出表決,他們只能選擇一個較佳的一籃子方案。而選舉亦容易淪為代議士及選民之間的選票交易,代議士失去了理性論政的動機,而公民亦喪失了就個別議題據理力爭的機會。

這樣的民主政治,盡管仍然比專制政治來得理想,亦難免令人感到遺憾。現代的民主制度,仍未是一個理想的制度,民主化至今仍是一個未完成的計劃。而新期關於民主化的討論,亦已超越了代議政制,關於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或參與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的研究乃是政治學界的顯學。

與代議政制相比,參與式的民主比較不重視投票,亦不主張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為決策。反之,它主張公民參與和貼身實際事務有關的討論,並在討論之中理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最終以合理性作為決策的原則。為了讓每一位公民都能參與決策,這種民主模式亦主張替弱勢社群充權,以確保他們不因其社會地位而喪失參與決策的機會。

代議式的民主,是透過選出政府去進行由上而下的施政。而參與式的民主,則是由下而上的,而如此則要求政府的把權力下放。這種民主模式的關注點不在全社會的宏大議題,而在於地區性或具體化的小議題。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在於為地區性及議題性的政治參與賦予權力,並協調不同地方及議題之間的分歧,而不會扮演決策者的角色。

這種深化民主的做法,至今仍未普及,亦未必能夠完全取代代議政制。不過目前一些深化民主的試驗,縱非完美,卻仍有令人鼓舞的成果。其中以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的試驗最為膾炙人口,當地以鄉村為單位進行審議式民主,有效地促進當地人的生活質素:縱然當地人均生產總值只有第三世界的水平,其人民在教育、健康等方面的生活素質卻處於世界的前列。

當然,這種新的民主方式並非萬能,亦不是容易做到。這種制度需要有一群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民,而在推行時亦需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平等。要讓居民持續參與社會決策,一個強大的公民社會亦不可或決。不過,隨著社區性及議題性的事務逐漸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現有的專制政治及代議政治將不能應付社會需求。我們有需要開始為深化民作好準備。

畢竟,民主不應該是政客與選民的政治交易、也不應該是數年一度的政治嘉年華。一個合乎公義的政義制度,當讓每一位公民都有發言的機會、亦當以講道理的方式就社會事務作出抉擇。

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07年2月

嚴格點說,審議式民主及參與式民主是兩套不同的民主原則,縱然兩者在近代的討論有密切的關係。本文的框架,是一套叫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的管治原則,當中包含了審議式民主及參與式民主的原則。如有興趣作進一步探討,請參考:
Fung, A and Wright, E.O., “Thinking about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in Fung, A and Wright, E.O. Ed., Deepening Democrac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in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London: Verso, 2003), pp.3-42; Elster, J., “Introduction”, in Elster, J. 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18

2007年2月5日星期一

基督教界選委多未作決定

在2007年2月3日,時代論壇、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及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運動於宣道會北角堂與五名基督教界選委舉行分享會。除陳世強長老已表明支持曾蔭權外,其他出席選委均未決定支持那位特首候選人。

  • 陳世強長老強調溝通的重要性。他認為若能建立與特首及中央建立良好的關係、進行溝通,便可以有機會向當權者提出香港人的訴求,使中央可以就港人的福祉作出回應。陳長老認為曾蔭權最符合他對特首的期望,因此他將會支持曾氏連任。
  • 楊學明牧師希望下一任特首能多關注弱勢社群。他將會聆聽信徒的意見,然後再作決定。
  • 李炳光牧師表示,他關注民主發展多年,但他亦關注未來的特首有沒有能力履行承諾。他會在參與協進會安排的選舉論壇、以及循道衛理會的咨詢論壇之後,再比較候選人的政綱,方會作出決定。
  • 張洪秀美表示,曾蔭權有實際經驗、且往績良好,是她心儀的候選人。可是,她還需要詳細考慮候選人的政綱,才會作出最後決定。
  • 吳思源認為,特首候選人需留意香港的人文質素。他仍未能作出決定。
  • 華人基督教聯會的鍾嘉樂牧師則透過錄像表示,特首當維護社會道德價值、促進民主發展。他會按華聯會成員堂會「一堂會一票」的選舉結果而作出抉擇。
相關報導

2007年1月19日星期五

「特首選舉與香港教會」交流會

在2007年2月3日(星期六)下午七時半,教新FES時代論壇將會假宣道會北角堂(北角英皇道238號康澤花園一樓)合辦「特首選舉與香港教會」交流會。屆時將會邀請當選的基督教界出席,一起探討選舉與教會、民主與普選等課題,反思教會在公共事務的角色與使命。

我們鼓勵關心社會的基督徒出席當天的聚會,讓基督教界選委能有機會聽到各界信徒的意見,體現問責精神。基支連的成員亦會出席當天的聚會,期望能與參與聚會的朋友一起月旦政事,剖析世情。

聚會詳情

2007年1月15日星期一

我們當以李健華牧師為榜樣

文:徐承恩

李健華牧師終於回到了上主的懷抱,他的安息禮拜也剛剛結束了。他的離去,乃是香港基督教界的一大損失。

有一些朋友也許從未聽過李牧師的名字。畢竟,李牧並不是一位經常曝光的名牧。大家很少會在媒體或大型聚會中見到他,因為他是一位低調的實幹型人物。他最高調的一次,是在居港權問題中為內地港人所生子女及新移民仗義執言。這一次的高調,並沒有替李牧師帶來掌聲,反為他帶來無數的指責。不過,李牧對公義懷有堅強的信念,對教內教外的冷言冷語處之泰然。

對身處貧窮的朋友作出關懷,讓貧窮的朋友有福音可聽、有生活的改善,乃是李健華牧師一生的使命。在居港權事件之後,李牧師目睹香港的經濟環境令低下階層的生活百上加斤,遂發起基督教界的扶貧運動。他一方面透過動用教會的資源濟貧,另一方面亦與教內教外的扶貧組織共組「民生廿一」,聯合一起向政府施壓。

李牧師的一生,對於教內教外的朋友來說,均是值得學效的榜樣。他的一生正好活出基督教愛人如已的核心價值。他不求自己的好處、不求個人的名聲,卻將備受忽略的弱勢社群看為自己的鄰舍,為他們的福祉心力交瘁。

這種以鄰舍為本的倫理觀,正正就是當代社會之所需。要支撐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社會,固然需要有一套良好的制度,但是一種看重社群參與及鄰舍福祉的公共倫理,卻是支撐這套制度的軟件。在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對民主制度的觀察中,一套以鄰舍、以社群為中心的文化,可以帶來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社會。反之,以個人為中心、把個人權利放在聖壇的文化,卻會帶來專制,並諷刺地為個人的權益帶來損害。當個人為了一己私利爭吵不休,便不能團結起來一起協商、一起合作,令社區的民主無以運作。最終他們只能仰賴承諾滿足所有利益的強者,為專制政治掀起序幕。

宗教社會學家貝拉(Robert N. Bellah)在其編著的《心靈的習慣》(Habits of the Heart)中,將社群參與及鄰舍福祉的公共倫理歸功於「聖經為本的文化」。他在書中描述了當代美國社會公共倫理的失落,指出以個人利益及個人滿足為本的個人主義已無孔不入,並侵蝕到美國民主制度的根基。諷刺的是,教會卻已不再「聖經為本的文化」的橋頭堡,個人化的宗教經歷已凌駕於公共空間的信仰踐行之上,成為信徒追求的最高目標。尤其甚者,輔導學的修辭亦大舉入侵信仰生活之中,而這等修辭卻只會看重個人心理狀況的得失、而將社群及鄰舍排除在外。

難道這只是美國社會的問題嗎?筆者曾研究過李牧師所發起的扶貧運動,竟發現其所得的經濟支持遠不及一間大堂會的擴堂開支!若說我們當把最好的獻給上主,關懷弱小不也是基督徒當獻的祭嗎?在教會以外,公共倫理之薄弱亦令人矚目驚心。在回歸後的經濟困境中,香港人沒有學會同舟共濟,卻會為個人的利益而互相仇視。中產因淪為負資產而顧影自憐,指責低下階層坐享太多的社會福利;低下階層在爭取福利權益的同時,卻以一種論述批評新移民;新移民則指責爭居港權人仕分薄他們的資源......

前陣子胡志偉牧師在時代論壇掀起了民主與公義的討論。筆者的觀點是:沒有民主,沒有公義;沒有公義,卻難有民主、亦不會有好民主。香港社會實在需要多些像李健華牧師這樣的踐行者。沒有愛鄰舍的心、沒有社群為本的公共參與、沒有熱愛公義的社會文化,香港的民主沒有希望、香港的社會沒有將來。

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07年1月

連結精選


(以上連結內容並不代表本連線立場)

2007年1月13日星期六

招募新力軍

民主不只是選舉,沒有成熟的公民社會、沒有社群參與的文化,選舉政治只會淪為政客煽動民粹以自肥的玩意。是以基支連將會致力促進公民社會發展、深化民主教育。

要完成此艱鉅任務,單靠創會會員並不能達到。我們在此呼籲支持我們理念的更正教徒加入我們的行列,讓我們團結一致的為民主打拚。

目前我們需要一些寫手,為本網站定期加入新的內容,刺激信徒及市民大眾思考公民社會及民主政治的問題。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在教內教外舉行一些民主教育的課程,亦會與一些友好團體一起爭取民主。而這一切均需要人手。

有志參與我們的朋友,請與我們聯絡

我們是誰


我們因著對基督教信仰的堅持,認為只有民主可以合乎基督教「好公義、遊憐憫」的倫理觀。亦因如此,我們希望能在基督教界內促進公民參與、共建民主社會,向市民及當權者發出清晰的訊息:香港需盡快落實民主!

我們的創會成員包括:

鄧偉棕
執業律師,1980年在宣道會麗瑤堂受浸,曾任該堂執事,現仍為該堂會友,並繼續擔任領詩、主日學等事奉。
鄧偉棕畢業於中文大學社會學學系,曾任職記者、政府政務主任,後轉職為律師,並參與多種公共事務,現為「香港民主發展網絡」之執委,及為多間教會及社會機構之法律顧問,並經常在報章發表評論文章,論述社會及政治事務,及教會在社會的角色等;著有《法理情》一書。


邱祖淇
大學講師,1981年在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Toronto Chinese Community Church, Toronto, Canada)受浸加入教會,現為宣道會北角堂會友。曾任北宣團契導師,詩班員,和主日學老師,現為北宣的社關部長。
邱祖淇亦關心香港公眾事務,現為「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成員及Under HIS Pillar的召集人


岑英輝
柴灣浸信會傳道人,1988年於九龍靈糧堂受浸加入教會。岑英輝2004年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道學碩士畢業後,便在柴灣浸信會事奉至今;現為香港浸信會聯會理事,及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2005年及2006年當年董事。現參與的其他公共服務的有:尤德夫人醫院院牧事工委員會執行委員兼司數,居住的屋苑大廈業主代表,與及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的遙距教育課程導師。
岑英輝在全職事奉前,曾任基督教會以琳堂教會執事、詩班指揮、主日學教師、短宣隊隊長、崇拜主席、領詩、和退修會籌委等;曾參與的其他公眾事務有: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歡樂滿東華屋苑總代表,和曾任一中學的家長教師會會長。


陳家明
業務經理,1996年 在宣道會北角堂受浸,現任宣道會北角堂分堂宣愛堂堂委,担任團契導師,主日學部等事奉,並為於2003年成立之男士福音機構──國際百夫長事工有限公司創辦人之一。
陳家明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回港後在香港大學獲工商管理碩士。曾任職大學研究員,廉政公署調查主任及商業顧問等工作。曾參與的公共服務包括倫敦華人社區中心義工,香港管理專業協會青年經理會執委及香港大學工商管理校友會執委會主席。


徐承恩
註冊西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研究生,中學年代於香港教會聚會所受浸,後曾於宣道會北角堂聚會及事奉,現於香港貴格會聚會。
徐承恩於大學期間開始關心社會政治事務,常於《明報》及《時代論壇》撰寫時事評論,為青年智庫Roundtable的成員。此外,徐承恩亦為基督教人文學會之創會會員,現為該學會之司庫及討論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