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iradio.net/images/action/124_hiradio.html

2006年12月31日星期日

沒有普選的二○○七

文:徐承恩

  二○○七尚未來到,可是這個數目字,我們似曾相識。○七年的行政長官選舉曾是政制民主化的目標之一。俱往矣,在○四那寒冷的春天,人大常委會就把港人的希望狠狠地擊碎。在○七年,我們還是會歡慶新年,可是狂歡過後,我們還是要面對一個向既得利益並傾斜的行政長官選舉。

   為甚麼香港人要過一個沒有普選的○七年?反對民主的人常常推諉香港未有民主化的條件。可是這些藉口並不能通過社會科學的考驗。論社會經濟條件,香港早已 跨越了建立穩定民主政體的門檻。論現代化的程度,香港可說是在東亞地區數一數二的,除此以外,香港有活躍的公民社會,亦有一套尊重程序理性的公民文化。見 諸泰國、菲律賓及台灣等「失敗民主」的主從關係網絡,亦不見於香港。香港並不是未準備好民主化,香港的民主路之所以障礙重重,乃是因為地緣政治的限制:我 們的祖國仍未是一個民主國家,而且還是一個對民主政治避忌,又與一些民主國家互不信任的後極權國家。而中國的民主化,恐怕又需要一段漫長的自由化過程後才 有望實現。

  香港需要民主,可是形勢卻不對香港友善,那我們又可以做甚麼?民主化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在世界各國民主化的歷史中,爭取 民主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是幾代人的光陰。而在近代民主化的例子中,能夠靠革命達成民主的只是極少數。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爭取民主的人士都需耗時地與專權 政府拉鋸及談判。

  爭取民主是一項長期鬥爭,是以我們必需為此作好準備。民主要能夠實踐,並不能靠散兵遊勇的抗爭,也不能靠只顧個人利 益及自由的個人,民主是一項公共利益,需要由一群持著互信、公平參與及積極投入的價值之公民去共同爭取。如此說來,在公民社會中建立讓市民參與的平台,讓 他們學習成為願為社群付出的公民,從而讓公民發揮影響力,乃是我們當行的方向。

  民主不只是政制的改造,也是公民氣質的更新。回歸以來 的風風雨雨,教曉了香港人必需自發求生。這幾年的種種經歷,從反廿三、爭民主到爭取保留天星,都不約而同的告訴我們:香港是我家。為了家國的前途,每一位 市民都需要為自己的家作出奉獻,而不是將希望放在專權的中央、自私的權貴、追逐選票的代議士、或是虛無飄渺的宿命。

   為了面對香港社會的需要,基督徒支持普選連線決定投入公民社會的參與,希望可以成為基督徒市民與公民社會間的橋樑:一方面我們希望能促進對信徒的公民教 育,另一方面我們亦希望能幫助信徒在公民社會中就各種議題作積極參與,從而為香港的民主化作好準備。為了突顯我們的新方向,本連線亦會易名為基督徒民主連 線。

  ○七年沒有普選,這個殘酷的現實令人感到不快。可是,我們仍未需絕望,更不可以感到氣餒。作為公民的一分子,我們 仍可存著愛鄰舍的心積極參與,透過公民組織及公民文化的完善為香港的民主奠下基礎。縱然前路遙遠,也必會有重重阻攔,筆者相信若每位市民都能鍥而不捨的盡 其公民責任,在未來的新年我們會為民主的成功而歡呼。

時代論壇‧1009期‧2006年12月31日

2006年12月20日星期三

教會智囊探討教內普選結果

崇基學院神學組在最新一期的《教會智囊》中,對剛過去的教內普選的結果作專題探討。除此以外,該刊物亦走訪了新當選的基督教界選委,嘗試瞭解他們對提名及選舉候任特首的立場。對關心香港教會社會參與的朋友來說,該刊物可能值得一看。

按此觀看

聖誕老人的屬靈智慧

執筆之際,距離聖誕還有不足一個星期。整個城市已掛滿了華麗催燦的裝飾,鼓勵市民在將來臨的長假期盡情消費。而這些裝飾的主角,大多是那位胖胖的聖誕老人。

對 於不少基督徒來說,這是個令人失望的現象。聖誕節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宗教色彩,亦不再是反省生命的節日,成為了一個消遣、消費的日子。聖誕老人亦取 代了耶穌,在消費主義的節慶中擔任主角。不過少為人知的是,聖誕老人本身並不是消費主義的倡導者,與此相反,筆者認為他是一位活出了聖誕真義的屬靈前輩。

根據考證,聖誕老人的真正身分一般被認為是一位名叫尼古拉(St. Nicholas)的屬靈領袖。今日聖誕老人的英文名Santa Claus,乃是由尼古拉的荷蘭文Sint Nikolaas,先簡化為Sinterklaas再音譯為英文而成。他是小亞細亞地區邁亞(Myra)城的主教,生於公元四世紀初,卒於公元343年。 不過,筆者一位修過歷史的朋友指出他曾參與公元三五二年的教會會議,並有份修訂尼西亞信經。不過此說有待考證。

今 日聖誕老人派禮物的傳說,乃源於尼古拉當年的善舉。不過,尼古拉並沒有鼓勵家長購買聖誕禮物,而他送禮的對象亦不是小孩子。當時在邁亞城有一些窮 苦家庭無力支付女兒的嫁妝。在不講究女權的古羅馬社會,這意味著這些女孩將會失去經濟上的支持:因為那時女性的生計,都主宰在夫家手中。她們無可避免地要 經歷下向的社會流動,被迫要以賣淫為生。尼古拉希望挽救這些窮人脫離其困境,卻又銘記著耶穌叫人為善不當張揚的教導,不願張揚自己的名聲。結果他靜靜的把 黃金投進窮人家中的襪子中,默默地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獻上祝福。

尼古拉亦是一位愛好公義的基督徒。他不時會發現一些被官府錯判的案件,並會為無辜被判罪的犯人仗義執言。在一些畫像中,尼古拉往往被描繪成一位刑場中親手擋住膾子手行刑之刀的英雄。也許這些畫像是誇張一點,可是尼古拉仗義執言的行動在他的時代中仍是驚世之舉:他在人權不彰的世代,監察當權者的施政, 並為不義的施政批判在位者的決定。

聖 誕老人的作為,不也是基督徒的榜樣嗎?他不單守住了自己的信仰,也活出了自己的信仰,令整個社群都能因他一人之敬虔而蒙福。這不也是效法基督的道 成肉身嗎?論到自己降生的使命,耶穌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釋放,瞎眼的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 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四:18-19)按著上主的道行公義、好憐憫,不也就是聖誕的精神嗎?

聖誕不是消費的節日,也不只是消遣 的時候。對於基督徒來說,聖誕節的屬靈反省也不應該淪為在堂會四堵牆中間的宗教消遣。聖誕節在於上帝的道之彰顯, 也就是對公義的追求,對受苦的憐憫,也許我們不能像尼古拉那樣分派金錢,或是在刑場中大喊「刀下留人」。可是,筆者鼓勵大家在假期中反省自己的信仰,嘗試 去想想如何去活出信仰、如何關顧有需要的朋友、以及思索當如何面對制度上的不公義。

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06年12月